由于衰老的影响和外界环境的变化,老年人往往不能迅速适应思想、情感、生活习惯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各种心理变化。但是,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变化具有不同的特点。老年心理变化的主要特点如下:
(1)身心变化不同步。生理和心理不仅是相互联系的,而且是不同的。生理变化主要是由生物学的自然规律决定的,而心理变化则要复杂得多,主要受社会文化的影响。随着老年的到来,身体机能逐渐衰退,但并不一定会导致精神状态也随之紊乱和衰退。事实上,很多人即使在晚年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,取得了“第二个黄金时代”的辉煌成就。
(2)心理发展仍有潜力和可塑性。晚年有很多重大的生活事件,比如退休、失去工作和地位、丧偶、亲友去世等,不可避免地导致适应的过程。这种适应需要心理潜力和更大的可塑性。社会地位的改变,生活方式的改变,疾病的困扰,经济状况的改变,生活的重新审视和安排等等,对这些问题的良好适应本身就意味着心理的发展。
(3)心理变化体现得失的统一。收益和损失可能发生在生命的任何时期。这种统一反映在晶体智力随着年龄增长而稳定或增加的事实中,而健康老年人的液体智力正在下降。老年人的心理发展会因年龄的增长而受到限制,但健康的老年人一般可以选择性地发展替代和优化能力,以弥补能力下降,适应新的生活。
(4)由于遗传、周围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,心理变化存在较大个体差异,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必然存在较大差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