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夏季中暑恶心怎么办
迅速将病人转移至阴凉通风出休息。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。可采用电风扇吹风,亦可头部冷敷;中暑的早期只是感到有点头昏眼花、乏力、胸闷和轻度的恶心。这时到较凉快通风的地方,喝些含盐的凉开水,休息一下往往就会好转。较严重的中暑一般发病急,感到头晕头痛、严重无力、口干心慌、恶心呕吐,多数还有体温升高。
这是应及时到阴凉通风处,解开衣服,平躺休息,并喝含盐的凉开水,吃人丹或藿香正气丸等药物,同时用冷水敷头部、颈部、腋窝、臂弯等处。严重中暑的病人会出现全身痉挛、神志不清、昏迷,甚至因高热、呼吸循环衰弱而休克,应及时送医院抢救。
2、夏季中暑的原因
环境温度与湿度与中暑密切相关。高温并高湿的环境更容易发生中暑。环境温度在35度以上,散热的途径主要靠汗液蒸发;环境湿度超过75%,人体即使“汗出如浆”,也不能通过汗液蒸发的途径散热了。中暑多见于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作业的年轻人,如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;也见于没有重体力劳动的老年人或儿童,体温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差,或者有基础疾病者。
3、夏季中暑的表现
如在高温环境下活动一段时间后,出现乏力、大量出汗、恶心、胸闷,心慌,头痛、头晕、眼花、耳鸣,动作不协调,站立不稳、体温正常或略高;或者出现皮肤潮红、灼热、体温升高,面色苍白、脉率增快、血压下降、皮肤湿冷等周围循环衰竭表现,严重者出现肢体痉挛、晕厥、昏迷等表现。也可以出现横纹肌溶解、肾功能损害、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。病人体温高、血白细胞高,有可能会误认为感染性疾病,如脓毒症,需要进行鉴别。昏迷等表现也需要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进行鉴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