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老年人的各种组织器官逐渐腐烂,身体的防御能力和对疾病的反应都不同程度地降低。老年患者在临床表现、疾病进展、康复速度和预后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,因此老年患者对护理有不同的要求。
1.临床表现不典型
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下降,对身体内外异常刺激的反应减弱,敏感性降低,与成年人相比,病情往往发展到严重程度,且无明显不适或症状,体征不典型。如果对疼痛不敏感,很容易延误诊治。据统计,35%~80%的老年人心肌梗塞时无痛或剧烈疼痛,49%的老年人患腹膜炎时无明显疼痛反应,严重感染时仅有低热甚至不发热,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。因此,正确评价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,仔细观察老年疾病的变化,及时发现不典型症状,尽早诊断,尽早治疗,对老年患者的早期康复有重要作用。
2、病程长、恢复慢、并发症多
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,抗病能力和修复能力减弱,导致病程长、恢复慢,易出现意识障碍、水电解质紊乱、运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。因此,对老年患者的护理,要有耐心,护理措施要持久,预期的护理目标不要急于求成,应鼓励患者及其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,做好疾病护理和并发症预防的宣传教育,使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康复和预防并发症。
3、多种疾病并存,病情复杂
由于老年患者全身各系统的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衰老,防御和代谢功能普遍降低,多种疾病并存,各系统相互影响而导致多种疾病同时发生。或者依次,病情复杂。因此,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应综合考虑,全面仔细检查,详细询问,制定全面周到的护理计划,落实护理措施,确保医疗质量。
疾病发展迅速,容易发生危机:由于组织器官的储备和代偿能力较差,老年人在患急慢性疾病时容易出现器官或系统衰竭和危急情况。因此,护理老年患者,不要因为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而忽视病情,应仔细观察患者的意识、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,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。
5、老年患者用药
由于老年人肝、肾功能下降,药物在体内代谢、排泄速度慢,易在体内蓄积中毒;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较差,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。因此,老年人用药剂量小,对肝、肾功能影响较大的药物应慎用。另外,由于老年人视力、听力、记忆力下降,对药物的使用,剂量一定要交清,以免产生用药错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