肢残、眼花、无儿无女,今年87岁的王钟霖,住在绍兴越都护理院三楼,和他同住的3位老人都是卧床不起的病人。只能靠着两个小板凳行走的他,目前还能够自己起床。他想在这家养老医院里安度晚年,但是因为缺少法定监护人,目前他在养老院入住手续办理方面受到了影响。
有法定监护人才能入住养老院
因为双脚残疾,王钟霖这一生未娶。年轻时,他曾经在社区工作过十几年,靠着每个月1000元的津贴以及低保金过日子。王钟霖有一个小他几岁的妹妹。妹妹和妹夫年轻时是知青,一直在贵州工作。20多年前,妹妹和在绍兴的哥哥王钟霖联系比较频繁。
妹妹有一个女儿玲玲(化名),大学毕业那年,想到绍兴来工作。当时妹夫亲自到绍兴来找王钟霖,希望他能帮个忙,把玲玲的户口落在绍兴,玲玲可以做王钟霖的养女,王钟霖无儿无女,老了也好有个照应。
王钟霖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,和玲玲以养父女的名义在公证处做了公证并帮她落实了户口。玲玲到绍兴站稳了脚跟,妹妹妹夫退休后也住在了绍兴。王钟霖说,玲玲刚到绍兴那几年,每周日都和男朋友来看望他,但是随着玲玲结婚生子,他们之间一年最多也就见几次面。
退休后,一直住在市区一个小公房里的王钟霖,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,倒也自由自在。但是两年多前他眼睛突发疾病,看不清楚了,自己没法独立生活,于是住进了越都护理院。每个月2000多元的床位护理费,刚好用他的低保金和补助津贴来支付。这里有专业的护工和医疗团队,让年事已高又单身一人的王钟霖,生活得比较有安全感。
王钟霖说,去年,因为尿路结石要动手术,也是护理院的领导出面,请玲玲来给他在手术单上签字,但此后玲玲和他再无联系。
今年7月,王钟霖所在的护理院出了一个新规,每个入院的老人必须有一个法定监护人,不然不能入住。王钟霖再度和妹妹以及玲玲联系,但是她们不愿意来做这个监护人。王钟霖表示,自己年事已高,并且还是残疾人,走路下楼都不方便,最大的心愿就是在这里颐养天年。通过社区,王钟霖找到律师来帮忙解决这件事,希望社区能出面当他的监护人,但是因为有公证过的养女这一层关系,社区目前没有办法接手处理这件事。
记者电话采访了王钟霖的养女玲玲。她告诉记者,自己也有苦衷,不是不愿意做监护人,而是实在没有能力去照顾养父。她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,一边工作,一边还要照顾双方父母共4位老人。4位老人都是80岁以上高龄,且婆婆患了肺癌,母亲患了胃癌。所以,她同意解除和养父之间的关系,希望有更多社会力量来帮助舅舅安度晚年。
浙江广缘律师事务所主任唐传荣告诉记者,像王钟霖这个情况,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解决:一是可以通过打官司,告养女未尽职,让养女来当监护人;二是可以解除与养女之间的养父女关系,再来寻求社区做监护人。王钟霖可以通过申请司法援助,确定好路径,来保护自己的权益。
律师上门为王钟霖老人提供援助
越都护理院后勤处主任唐海波告诉记者,护理院关于法定监护人的要求,主要是针对新客户,像王钟霖这样已经入住两年的老客户,监护人的手续可以慢慢补齐。目前医院里住着110位老年人,有10位是无子女的孤寡老人,找不到监护人的不多,院方会帮助老人和社区去对接,妥善解决这个问题。
为何出台监护人规定?主要是预防“甩锅”现象
无子女的老人入住养老院,找不到合适的监护人来签字,这个情况在养老院中虽然不算高发,但也是经常会碰到的。一位在绍兴开了7年养老院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在他的养老院里也有几位老人无子女无亲戚,最后大多是村委会或社区来做监护人,但整个过程中往往需要多方协调。
养老院为什么会越来越看重监护人?一位经营养老院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针对无监护人的入住老人,养老院面临着一些风险。第一是经济风险,比如物价上涨,饭费、房费的增加。随着老人步入高龄,从自理到半自理,生活能力逐步下降,护理费用也会随之增加,这些都需要监护人来提供经济上的支持。第二,和中青年人不同,老人突发急病、重病的风险较大,发生紧急情况时如何处置,也需要征求监护人的意见。“比如老人突然昏迷,要不要插管,上不上呼吸机,谁说了算?这些都是人命关天的事,养老院不敢独立承担这种风险。”所以,入住养老院老人的监护人除了子女,最好双方有亲属关系,比如侄子侄女、弟弟妹妹;也可以是原单位、村委会、居委会等。
唐海波告诉记者,在必须有监护人才能入住的院内规定出台之前,养老院连续出现过好几起因为几个子女之间的矛盾纠纷,而把老人扔给养老院的事件。“我们出台监护人政策,就是为了老人在养老院真的遇到事情时,能够确保找到相关的负责人。此外,无子女的老人在救护上的费用问题,也需要有人来做决定,毕竟他们是民办营利性机构。”(来源:绍兴晚报)